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

WT5_衛奕信徑第五段:沙田坳、紅梅谷、九龍水塘 (大埔道)

衛奕信徑第五段:沙田水泉澳邨至九龍水塘 (大埔公路)
路程:7.4公里       需時:3.5小時     難度:易行 (**)

1. 水泉澳邨旁的入口
沙田水泉澳
由水泉澳邨旁小徑入口上山,往西北下走引水道,依引水道至九龍水塘。初段為上山小徑至為衛奕信徑五段,餘下大部分是引水道,也可遊覽沙田的勝「望夫石」、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及九龍山健身徑。

4a. 沙田坳獅子亭
4. 往十二芴車路
 十二芴 
沙田作壆坑村下車,沿水泉澳邨博泉街行人路,右轉上步行至馬鞍山郊野公園(1),循入口小徑上山,途見許多引水小坑,將水引進小徑旁的石澗,沿小徑搭級而上約半小時抵達一石橋,用大麻石建成(3)。橋下流水淙淙、水花四濺。過橋後為號燒烤場,再搭級而上,石級盡頭右轉十二芴車路,依路標前往衛徑第五段路口;如左轉達公厠及沙田坳,有一士多可稍作休息。


3. 麻石建成的石橋
5.衛奕信徑沙田入口
沿車路行片刻,再見衛奕信徑指示牌(5),是衛徑五段入口,沿石路進入山脊,見黃泥山徑。
7. 吐露港、馬鞍山及沙田
6. 修建的石級


入山脊後,進入世外桃源;山溪水清涼。在藍天白雲下俯望沙田、遠眺八仙嶺、吐露港及馬鞍山(7)。

8. 引水道前的避雨亭
循修建的石級下山,途中見在興建中的水泉澳邨,估計可容數萬居民。下行約20分鐘見一所古色小亭、大圍屋苑及城門隧道公路。 筆者在此小歇,與有上山遊人傾談一番。小歇後沿石路左轉,見一石橋及小瀑布,水從上沖下,水沿引水道往九龍水塘,沿途延廻的水道,加增衛奕信徑的天然魅力。
9. 正在興建中的水泉澳大型屋邨 






11.向工程維修者致敬
10. 瀑布流水沖下引水道
九龍水塘引水道
全長6公里多,由雞胸山北面起,自東到西依獅子山及畢架山山腰到九龍水塘。沿途可見沙田大圍屋苑、獅子山隧道公路、青沙公路及大帽山一帶山脈。循引水道西行十分鐘,路右有小徑可退出。該路徑為沙田郊野步行徑之橙徑,約1.1公里,經沙田新田圍村到沙田頊新村。途中引水道,部份路段有山坡工程,有小型運沙石車輛往來,欣賞他們努力不懈地工作(11)。
13. 遠遠可見望夫石

望夫石
沿水道前進,遠遠可見望夫石(13),約廿分鐘抵達紅梅谷自然教育徑第十八站(14)。該站以望夫石為介紹主題,有興趣登遊望夫石者,按路標指示跨越引水道沿小徑上走約三十分鐘可達(15)。
14. 十八站:以望夫石為主題

15. 上望夫石小徑
望夫石高約10米,原為一塊巨石,受風化而形成直立的石柱,遠望形如一個婦人揹着小孩。傳說有一丈夫到外地謀生,途中沉船遇難,妻見丈夫音訊全無,經常揹着孩子到那山頭守望夫歸,每見山下船隻駛過,就跑下山到碼頭打聽丈夫的音訊。日復日、年復年,從未間斷,上天亦被她所感動。

有一日,該婦人依舊在該處守望,忽然鳥雲蔽日、雷電風雨交加,雷雨過後,這婦人與揹着孩子軀體化成這塊望夫石,而該婦人及孩子與丈夫得以在天堂重聚。

16. 下獅子山公路
紅梅谷自然教育徑
全長1.3公里,設有18站,每站介紹特式的植物和景點。第18站有小徑通往紅梅谷與獅子山公路南面的燒烤塲,又可沿引水道前行。

17. 大圍及沙田市中心
教育徑主要介紹沙田的發展(18);以往稱為「瀝源」,沙田現名乃源於一條叫「沙田圍的村落」,經濟活動以製香為主。於1979,沙田開始從城鎮發展為新市鎮,其人口從4萬多人增至現今2010年人口升至62萬人。

九龍山健身徑
19. 離終點3公里
20. 衛徑W56
紅梅谷自然教育徑第18站,離終點九龍水塘約有4公里,需1小時。
沿引水道西行約15分鐘,過了獅子山隧道口前行一會,就到達九龍山健身徑健身站,此處離終點有1.8公里,健身站不按順序排列。原因是健身站的設計是以大埔公路為起點和終點,以第九站來折返起點

21. 野生猴子群
22. 引水道盡頭
沿路每距隔5百米有衛徑標柱指示(20),近引水道盡頭,見三五成群猴子在追趕嬉戲,看來晚可愛的。遊人要注意,請不要餵食物給野生猴子;一方面可能觸犯香港法例、另一方面可能因餵食物而受猴子集繫受傷。

九龍水塘
23. 衛奕信徑第五段終點(近大埔公路段)
第五段終點為近大埔公路的九龍水塘,出口是該引水道的盡頭(22),源源不絕的流水九龍水塘進發。這也是獅子山郊野公園的起點(23)。如乘巴士住返九龍市區,沿公路前行即見巴士站。若走衛奕信徑第六段,按指示橫跨大埔道的行人天橋,可見第六段起點處的路線(24)。


參考
1. 水泉澳邨:興建完成後可容約三萬人,屋邨依山而建連接馬鞍山郊野公園。
2. 香港遠足郊遊指南

圖/文: Frankie
完成日:Jul 16, 201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